萬樹涼生霜氣清,中元月上九衢明。
小兒競把青荷葉,萬點銀花散火城。
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,便是中國傳統節日-中元節。中元節,俗稱鬼節、施孤、七月半,佛教稱為盂蘭盆節。
在農曆七月初一鬼門開,直到七月三十鬼門關,因此整個農曆七月又被稱為“鬼月”。
中元節也與清明節,下元節,寒衣節並稱“中國四大鬼節”。
龍巖的鬼節
在龍巖,農曆七月十五被稱為「鬼節」,當天家家戶戶會準備豐盛的午餐,與家人團聚、享用盛宴佳餚。
因為在舊社會,人們的生活並不富裕,所以就算是春節也不一定能吃上一頓豐盛的食物。而七月半正是夏種夏收的時候,於是家中有充足的糧食,此時人們也有閒暇的時間來慶祝節日。
而在客家地區,人們通常選擇在七月十五的前一天過節。除了擺設家宴,許多地區還保有設壇祭禮祖先、追思先人,或焚紙點香、拜神祭鬼的舊習俗。
推薦複方精油
這款配方是在特殊的機緣下,調出來的。特殊磁場的人士,使用就能馬上感受到一股隱形防護罩在保護自己的氣場!
當準備要出門前,或是感覺到心浮氣燥時,就滴幾滴守護結界在手心搓開,先閉眼聞嗅,讓心神安定,接著再塗抹於肩頸和四肢,會有助氣場轉換,讓氣勢煥發,運勢上升。
對於無形負能量敏感且是”海綿寶寶體質”的人,在感到不自在時,使用「守護結界 魔法精油」搭配吸嗅及逆時鐘擦抹在太陽神經叢及肚臍的地方,來做關閉脈輪以及自我保護的機制。
中元節在其他地區有很多習俗,你知道都有哪些嗎?

一、放河燈
放河燈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及其他孤魂野鬼;尤數黃河裡放河燈蔚為壯觀。河燈又名「荷花燈」一般是在底座放燈盞或蠟燭,中元夜放於江河湖海之中,任其漂泛。
二、燒街衣
一進入農曆七月,人們會於入夜後,準備香燭、金銀衣紙和一些祭品如白飯、豆腐等,在路邊拜祭一番。人們「燒街衣」的目的是希望讓無依的孤魂有衣物可禦寒,有食物裹腹充飢。
三、做茄餅
每到中元節這天,老一輩南京人家家戶戶做茄餅,也就是把新鮮茄子切成絲,和上麵粉,用油煎炸。民間認為,茄餅可以成為已故祖先前往盂蘭盆會的乾糧。
四、祈豐收
中元節施祭孤魂的同時,人們也祈望豐收。
在施孤之夜,家家戶戶會在自己家門口焚香禱祝稻穀豐收,並把香枝插於地上,這叫做「布田」(插秧),插得越多越好,也以此象徵秋收稻穀豐登。

五、祭祖
祭祖節簡稱為「七月半」祭祖。民間相信祖先會在陰曆七月十五日此時返家探望子孫,故需祭祖。
祭拜的儀式並不侷限於特定的一天,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時分舉行。
六、放天燈
放天燈有兩個用意:其一是祈求好運氣,同時藉此把霉運帶走,天燈飛得越遠越好。若是別人家的天燈不小心落到屬於自己家的地方,那麼就要重新放飛出去。
其二是說,人們都希望自己逝去的先人能進入極樂世界,特意選在鬼節放天燈,就是為先人們照亮飛升極樂世界的路。
推薦複方精油
在日本,貓頭鷹被譽為是神的使者,有「祈福平安」的意義及「智慧」的象徵,傳說中希臘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寵物就是貓頭鷹!
現代人的夜生活,往往過得比白天還精彩,有些人需熬夜加班,有些人則需交際應酬、跑夜店、唱KTV等,此時的身體能量是處在較低頻率的,容易被外在的負能量所影響。
「貓頭鷹守護神 魔法精油」讓你能夠在夜生活裡,不被其它雜亂的負能量所侵襲,彷彿自身周圍形成一道防護光牆,抵禦外來的迫害。
立秋的節氣
秋意漸濃似乎多了幾分說不上來的感受,這幾天很多朋友都忙著中元普渡,在普渡儀式前可將「貓頭鷹守護神魔杖」和「守護結界魔杖」塗抹於肩頸、四肢、胸口壇中穴、腳底,隨身佩戴護身香氣做好保身防護措施。
普渡結束後也不能忽視遺留下來的尾氣,有時候威力驚人的往往是”後座力”,外出前、回家後也要記得塗抹守護系精油,時時增加氣場能量,阻擋混亂的磁場干擾。
捻香祭拜祈求先人保佑出入平安、福氣綿延。